搜索

理事会

资讯分类

荆楚拍讯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
/
/
拍卖师队伍建设应引入淘汰机制

拍卖师队伍建设应引入淘汰机制

  • 分类:荆楚拍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8-15 15:05
  • 访问量:

【概要描述】拍卖师队伍建设应引入淘汰机制湖北拍协 石品才 拍卖师在我国拍卖行业恢复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截止2015年底,全国拍卖企业6757家,拍卖师11618人,年均每个企业1.72名拍卖师。同期,我省拍卖企业110家,拍卖师323名,平均每个企业2.94名拍卖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第十二条规定:企业申请取得从事拍卖业务的许可必须要有与从事拍卖业务相适应的拍卖师和其他工作人员。第十四条

拍卖师队伍建设应引入淘汰机制

【概要描述】拍卖师队伍建设应引入淘汰机制湖北拍协 石品才 拍卖师在我国拍卖行业恢复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截止2015年底,全国拍卖企业6757家,拍卖师11618人,年均每个企业1.72名拍卖师。同期,我省拍卖企业110家,拍卖师323名,平均每个企业2.94名拍卖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第十二条规定:企业申请取得从事拍卖业务的许可必须要有与从事拍卖业务相适应的拍卖师和其他工作人员。第十四条

  • 分类:荆楚拍讯
  • 发布时间:2016-08-15 15:05
  • 访问量:
详情

拍卖师队伍建设应引入淘汰机制

湖北拍协  石品才

 

拍卖师在我国拍卖行业恢复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截止2015年底,全国拍卖企业6757家,拍卖师11618人,年均每个企业1.72名拍卖师。同期,我省拍卖企业110家,拍卖师323名,平均每个企业2.94名拍卖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第十二条规定:企业申请取得从事拍卖业务的许可必须要有与从事拍卖业务相适应的拍卖师和其他工作人员。第十四条规定:拍卖活动应当由拍卖师主持。这就从拍卖企业的准入和拍卖活动的正常开展等方面,明确了拍卖师在拍卖业发展过程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拍卖师队伍十种现状不容乐观

人证分离。按规定,拍卖师本来应该证在单位、人在岗位,但现实生活中却不尽如此。从我省拍卖师队伍来看,约有一成以上的拍卖师出现了人证分离。这种现象的产生,起初主要是由于拍卖师紧缺,一些想干拍卖的人为了尽快成立拍卖企业而临时找拍卖师挂靠,但后来慢慢的演变成了一种比较普遍的挂靠现象。

分布不均。我省目前每个拍卖企业约有2.94名拍卖师,从理论上讲应该是供大于需,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主要是近几年一些执掌土地、房地产等标的部门,开展了入围摇号的活动,拍卖师人数的多少也作为分值成为了能否入围的重要因素。所以,一些想入围的拍卖企业,网络拍卖师到自己公司麾下,也使一些拍卖企业暂时性的缺少拍卖师。而一旦入围后,又觉得拍卖师太多,纷纷要求拍卖师转户,致使一些拍卖师调动频繁。

盲目走穴。按规定,拍卖师只能为拍卖企业执锤,但因为目前拍卖业务较少,一年也上不了几次台,为了生机,一些拍卖师铤而走险,私自帮一些非拍卖企业执槌。这直接扰乱了健康的拍卖市场。

临阵磨刀。按照规范的要求,拍卖师应该全程参与所执槌的拍卖标的的全程业务,这样可以得心应手、拍出名至实归的结果。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有些拍卖师由于是挂靠,采取的是“走拍”形式,拍前一天或前一个小时才到拍卖会场,什么拍品的背景介绍,拍品的相关法律政策规定全然不知,临阵磨刀的做法是拍不出应有效果的。

漫天要价。一般情况下,拍品的价格与价值应该背离不多,在拍卖时,拍卖师经过反复提示其风险系数后,竞买人一般是会理性应价的,这样拍品的交割就会比较顺利。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有些拍卖师为了“政绩”而追求“天价”,致使拍卖会成交率很高,价格也很高,但就是交割不了,并由此引出了很多的法律纠纷。

场上失控。一个合格的拍卖师,也是一个好的主持人,应该具备必要的会场调控能力,根据会场竞买人的情况适时进行调控,这样拍卖会才能开得成功。但有的拍卖师上场后,要么遇到冷场,要么遇到会场秩序混乱时不知所措,直接导致了拍卖标的的顺利拍出。

各为其主。本来,拍卖师应该作为公开、公平、公正的形象出现,客观公正地处理和维护拍卖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做到拍卖不偏、不袒、公平、公正,但实际上做不到。因为按规定,拍卖师都应该注册在一家拍卖企业,这就使得注册了的拍卖企业成了该拍卖师的衣食父母,谁给我钱,我就替谁办事。既然如此,拍卖师只有唯注册的拍卖企业马首是瞻,还有什么公正可言呢?

调动频繁。特别是中拍协《拍卖师监督管理的规定》出台以来,更加快了拍卖师调动的频率,每天收到的调动信函或前来办理调动的拍卖师都在10人以上。应该说拍卖师合理流动是十分正常的,但调动太频繁也不利于拍卖行业的发展。

主持太少。作为拍卖师,应该上台主持拍卖会,这本是无需赘言的。但现在的问题是,如同学校出现的“教授不上讲台”一样,也有很多拍卖师一年之内很少甚至一次也上不了台主持。这虽然也有拍卖业务量减少的原因,但主要还是一些拍卖师或因挂靠不方便到场或因业务生疏不敢上台,长此下去,直接影响到了拍卖师队伍执业水平的提高。

随意帮忙。按规定,拍卖师到非注册的拍卖企业执业,是需要由注册的拍卖企业和被帮忙的拍卖企业两家签合同或协议的。但现在的情况是,一些拍卖企业为了图方便,或是仰慕有些拍卖师的名头,而私自请其他公司拍卖师上台执业,而这些被请的拍卖师也不分清红皂白,一拍即合地私自接活,一旦出现了拍卖纠纷,就很难分清是非曲直了。

对拍卖师队伍提出建议:

加强继续教育,严肃管理规则,提升队伍素质。认真学习和切实履行中拍协《关于加强拍卖师监督管理的规定》和《拍卖师操作规范》。以上规定和规范是拍卖师的行动指南,它规定了拍卖师在注册、异动、执业等各个方面的要求,每个拍卖师必须认真学习、严格执行。

加强拍卖师职业素质的提升和执业水平的提高。通过每年的继续教育、拍卖师之间主持技巧的观摩,拍卖师理论与实操的比赛和拍卖师新发案例的分析会等活动,逐步提升拍卖师的职业道德水准,提高拍卖师主持技巧,彰显拍卖师在全社会的“三公一诚”形象。

建立健全拍卖师队伍的淘汰机制。要采取切实的措施,将一些违规操作拍卖师及时予以清退,以净化整个拍卖师队伍。

加强拍卖师的流动管理。要探索一条既便于拍卖师人才流动,又便于对拍卖师监管的路子。

 

                                                                                         《中国拍卖》转载

推荐文章

RECOMMEND NEWS

友情链接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建设大道439号
邮政编码:430021    联系电话:027-8363 4019

手机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