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拍讯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从云诡波谲的2009年经济形势看风清云淡的2010年拍卖市场
- 分类:拍卖论坛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7-10 21:45
- 访问量:
【概要描述】纵观已经渐行渐远的2009年经济形势,真是云诡波谲,雾里看花,说不清、道不明。既有点像四季分明的天气,一季冷、二季热、三季秋风四季雪;又有点像大海波浪,沉浮无序,涨落不定。当然,也使我们看到了掌控市场经济的两只“无形”与“有形”的大手,伸张有序、把握有力。众所周知,当2009年的脚步刚刚踏入世纪之门的时候,正是全球金融危机肆虐逞强之时,世人惊呼:经济的严冬已经来临,市场一片萧条。只见股市跌落、房市惨淡、投资者信心指数低落、大有“现金为王”、“入袋为安”、捂着头寸过日子的窘迫。但随着世界各国一揽子刺激经济的政策和措施的面世,特别是我国政府四万亿救市计划的出台和陆续到位,国人渐已醒、投资信心增,只见房产地产市场有如横空出世,蛟龙出水,各地“地王”迭出,股市也一改“门庭冷落车马稀”的状况,又呈现出人头攒动、买气旺盛的情景。快到年末岁尾,随着国家从刺激经济到控制通胀、抑制泡沫的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各地快刀厉斧、纷纷收回过期的“晒地”、“晒房”,经济的泡沫已经挤压出水,市场投资者的理性又开始慢慢回归,风清云淡的市场经济形势才开始逐渐形成。
从云诡波谲的2009年经济形势看风清云淡的2010年拍卖市场
【概要描述】纵观已经渐行渐远的2009年经济形势,真是云诡波谲,雾里看花,说不清、道不明。既有点像四季分明的天气,一季冷、二季热、三季秋风四季雪;又有点像大海波浪,沉浮无序,涨落不定。当然,也使我们看到了掌控市场经济的两只“无形”与“有形”的大手,伸张有序、把握有力。众所周知,当2009年的脚步刚刚踏入世纪之门的时候,正是全球金融危机肆虐逞强之时,世人惊呼:经济的严冬已经来临,市场一片萧条。只见股市跌落、房市惨淡、投资者信心指数低落、大有“现金为王”、“入袋为安”、捂着头寸过日子的窘迫。但随着世界各国一揽子刺激经济的政策和措施的面世,特别是我国政府四万亿救市计划的出台和陆续到位,国人渐已醒、投资信心增,只见房产地产市场有如横空出世,蛟龙出水,各地“地王”迭出,股市也一改“门庭冷落车马稀”的状况,又呈现出人头攒动、买气旺盛的情景。快到年末岁尾,随着国家从刺激经济到控制通胀、抑制泡沫的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各地快刀厉斧、纷纷收回过期的“晒地”、“晒房”,经济的泡沫已经挤压出水,市场投资者的理性又开始慢慢回归,风清云淡的市场经济形势才开始逐渐形成。
- 分类:拍卖论坛
- 发布时间:2022-07-10 21:45
- 访问量:
从云诡波谲的2009年经济形势
看风清云淡的2010年拍卖市场
湖北省拍卖行业协会 石品才
纵观已经渐行渐远的2009年经济形势,真是云诡波谲,雾里看花,说不清、道不明。既有点像四季分明的天气,一季冷、二季热、三季秋风四季雪;又有点像大海波浪,沉浮无序,涨落不定。当然,也使我们看到了掌控市场经济的两只“无形”与“有形”的大手,伸张有序、把握有力。众所周知,当2009年的脚步刚刚踏入世纪之门的时候,正是全球金融危机肆虐逞强之时,世人惊呼:经济的严冬已经来临,市场一片萧条。只见股市跌落、房市惨淡、投资者信心指数低落、大有“现金为王”、“入袋为安”、捂着头寸过日子的窘迫。但随着世界各国一揽子刺激经济的政策和措施的面世,特别是我国政府四万亿救市计划的出台和陆续到位,国人渐已醒、投资信心增,只见房产地产市场有如横空出世,蛟龙出水,各地“地王”迭出,股市也一改“门庭冷落车马稀”的状况,又呈现出人头攒动、买气旺盛的情景。快到年末岁尾,随着国家从刺激经济到控制通胀、抑制泡沫的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各地快刀厉斧、纷纷收回过期的“晒地”、“晒房”,经济的泡沫已经挤压出水,市场投资者的理性又开始慢慢回归,风清云淡的市场经济形势才开始逐渐形成。
和全国经济形势一样,我省拍卖市场也是逐浪沉浮,随花开 谢。曾记否,中拍协去年元月在京召开的“全国拍卖市场形势分析会”,会上虽然讨论热烈,但会场却冷气袭人。虽经拍坛论剑,但大都不主张“亮剑”。大有“冬季要冬眠”、“抱团来取暖”之打算。二季度到三季度,随着大的环境逐步改善,拍卖市场也随之升温,到处锤声阵阵,“标王”频出。到了四季度,各拍卖企业才逐渐感觉到虽然“闹得很欢”,成交额不断攀升,但却没有真正赚到钵满盆盈。
牛年已去,虎年已至。在中拍协今年元月召开的三届八次理事会上,通过认真聆听协会工作报告,大家才清醒地感到:形势虽有好转,成交额虽也大增,但市场确有隐忧,拍卖行业还须理性。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的拍卖行业虽然经受住了金融危机的考验,但大多数企业却还没走出困境,如何走科学发展之路的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经营结构调整、优化的过程才刚刚开始。因此,我们拍卖人必须冷静思考、沉着淡定、祛掉“虚浮”、固体强身、居安思危、旗鼓重振。做到调结构、保增长、确保我国拍卖业能够科学发展、持续前进。
一、正确认识形势,增强拍卖人信心
金融危机的“海啸”虽已过去,但余波未平,余震不断。我们拍卖人好比大病初愈,也像冬眠才醒。必须认真调理身心、固本强身、培育市场、循序渐进。既要看到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又要认清当前整个经济的回归理性,更要看到危机过后拍卖业的巨大商机。做到冷静思考、找准座标、坚韧不拔、科学发展。
二、加快调整结构,走专业化、社会化的拍卖之路
纵观全国5000多家拍卖企业,大多数是“千店一面”、“百货公司”似的综合经营,这既是我国拍卖业不同于西方国家拍卖业的最大区别所在,又是我国拍卖业始终长不大、身不强、生命力不长的软肋,也是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带给我们拍卖人的最大教训。如果我们再“一个篮子装鸡蛋”、一门心思“靠关系”、一条门道“抓土地”,迟早还是要吃大亏的。拍卖行业要想做大、做强、做长,必须彻底改变“靠施舍”、“吃偏食”的理念,必须向社会要标的,狠抓专业化经营。
三、增加拍卖业的亮点和热量,做到星火燎原
据载:全国2009年拍卖成交额中,二手车拍卖初现曙光、文物艺术品拍卖呈现亮点。但殊不知,这两类业务的拍卖成交额目前也分别只有56.5亿元和250.95亿元,二项之和仅占总成交额 4742.93亿元的6.48%,虽然是曙光、但能量不大;尽管是亮点、但光线太小。不足以彻底改变我国拍卖行业业已形成的经营结构单一局面。要想星火燎原,必须增加亮点,增强热量,做到点点成线、线线连片。
四、逐步改善外部生存环境,做到双赢互利
目前,我国拍卖业的外部生存环境十分恶劣,虽经多年的艰难博弈,但收效甚微。这里确有一个拍卖理念和观念的转变问题。回想我们过去多年的奋斗经历,大都是在做“虎口夺食”、“与虎谋皮”的事情,很少做到了“与狼共舞”,和谐共生。众所周知,多年以来,围绕拍卖权的问题,拍卖行业先后与国土部门、房地产部门、司法部门、产权交易部门等行政或执法部门有一些纷争,但结果是“两败俱伤”。我认为,在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每个部门或行业为了各自的利益,都“手执一法”,都要“找米下锅”。如果相互积怨,总想“你死我活”的进行博弈,其结果会双方失利。不如采取“求同存异、加强联系、优势互补、取得双赢”的策略,你发挥你的资源优势,我发挥我的拍卖资质优势,你出米,我出锅,他添柴,会做出一锅香喷喷的米饭,大家都会有饭同吃,取得“双赢互利”的效果。
五、加强行业自律,做到“诚者无敌”
拍卖法的基本原则是“三公一诚”。我们不禁捂心自问:为什么要把“三公一诚”、特别是诚实信用当作我们拍卖行业的基本原则,而不像农业行业讲究的是增加产量、工业行业讲究的是产品质量、食品行业讲究的是安全第一的原则呢?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拍卖业是一个一肩挑两头的中介。而且目前大多数拍卖企业还处在办公场地是租的、拍卖师是借的、注册资金是贷的这样一种现状,可以说,我们拍卖人除了“诚信”之外,什么都没有。但如果连诚信都没有的话,那拍卖业将何以立足生存。而要讲诚信,就必须抓好行业自律,特别是抓好以规范“拍卖佣金”为主的行业自律,彻底杜绝彼此拆台、相互杀价和“零佣金”等不正当竞争现象。
六、秉承服务宗旨、狠抓行业管理
作为政府与企业的桥梁与纽带,各级拍卖协会应该始终把服务行业和企业作为第一主题,把发展行业和企业作为第一要务。协助和指导拍卖企业聚精会神抓拍卖、一心一意谋发展。把外创环境、内抓自律作为协会的主要任务。当前外创环境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协助拍卖企业,认真协调和解决好拍卖行业与国土、司法、产权交易等标的执掌部门以及商务、工商等行业监管部门的关系问题。当前内抓自律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抓好拍卖行业和企业的依法经营、规范运作问题。
综上所述,新的一年,从整个经济形势来看,既是巩固经济企稳向好形势的关键年,又是国家执行“十一五”规划的收尾年,也是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基础年。作为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拍卖行业,也必须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按照中拍协三届八次理会布署的各项工作,同心同德、再接再励,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认真做好调结构、促增长,大力推进拍卖业的科学发展,为创建我国拍卖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而继续努力。
推荐文章
RECOMMEND NEWS
文物法修订草案都改了啥
文物法修订草案都改了啥 《文物保护法》,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出台了修订草案(送审稿),其中的不少变化,被认为是新时代文物保护的形势所趋。1月28日,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公示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结束。对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物保护法》)修订前后的内容,备受业内人士关注的民间收藏、文物拍卖等内容都有了新变化。 引人瞩目的是,此次送审稿进
拍界研究 | 合同编与拍卖法律风险防范
解读《拍卖师操作规范》
商务部:规范电子商务整顿市场秩序稳定农产品价格
国务院:外资拍卖企业审批权下放省级商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建设大道439号
邮政编码:430021 联系电话:027-8363 4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