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拍讯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改革开放四十年 湖北拍卖大发展
- 分类:协会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7-18 19:17
- 访问量:
【概要描述】改革开放四十年湖北拍卖大发展湖北省拍卖行业协会沐浴着改革开放四十年和煦的春风,伴随着中国拍卖行业的恢复与发展,湖北首家拍卖企业启蒙诞生于1992年,作为一个行业青春萌动于《拍卖法》颁布之后的2000年,开枝散叶于湖北拍协成立的2001年。省拍协成立以来,始终以外创环境、内抓自律为宗旨,以服务行业与发展企业为己任,一心一意抓服务、聚精会神求发展,使湖北拍卖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上了一条健康、稳定、
改革开放四十年 湖北拍卖大发展
【概要描述】改革开放四十年湖北拍卖大发展湖北省拍卖行业协会沐浴着改革开放四十年和煦的春风,伴随着中国拍卖行业的恢复与发展,湖北首家拍卖企业启蒙诞生于1992年,作为一个行业青春萌动于《拍卖法》颁布之后的2000年,开枝散叶于湖北拍协成立的2001年。省拍协成立以来,始终以外创环境、内抓自律为宗旨,以服务行业与发展企业为己任,一心一意抓服务、聚精会神求发展,使湖北拍卖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上了一条健康、稳定、
- 分类:协会动态
- 发布时间:2019-07-18 19:17
- 访问量:
改革开放四十年 湖北拍卖大发展
湖北省拍卖行业协会
沐浴着改革开放四十年和煦的春风,伴随着中国拍卖行业的恢复与发展,湖北首家拍卖企业启蒙诞生于1992年,作为一个行业青春萌动于《拍卖法》颁布之后的2000年,开枝散叶于湖北拍协成立的2001年。省拍协成立以来,始终以外创环境、内抓自律为宗旨,以服务行业与发展企业为己任,一心一意抓服务、聚精会神求发展,使湖北拍卖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上了一条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之路。行业状况和工作方式呈现出以下“十五大”发展路径。
一、大发展
湖北拍卖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拍卖企业从2000年的24家发展到现在的231家,增长了8倍以上;拍卖成交额从2000年的4.2亿元发展到现在的320亿元,增长了75倍;拍卖从业人员从2000年的12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3000多人,增长了24倍;拍卖师从2000年的4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330多人,增长了8倍;拍卖的经营范围从单一的公物拍卖、房地产拍卖扩展、渗透到现在的机动车拍卖、文物艺术品拍卖、农副产品拍卖、破产企业资产拍卖、股权债权拍卖等全方位、多领域的拍卖。多年来,湖北拍卖年成交额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一直持续在20%左右。真可谓是小行业大能量,拍卖业已经成为了湖北国民经济发展不可小觑的行业。行业的贡献和企业的作为,也使湖北拍协的工作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多年来,省拍协有多件大事先后获得中拍协“十大事件”的提名或入围。“湖北拍协与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湖北拍协开展的“‘一地一策、一企一法’促进湖北拍卖行业大团结”、“湖北拍协建立行业约谈制度有效地加强行业规范和自律”分别入选2016、2017.2018年“全国拍卖行业十大事件”;湖北拍协先后多次荣获中拍协授予的“中国拍卖行业统计先进单位”、“中国拍卖行业优秀撰稿人奖”、“中国拍卖行业省市协会优秀服务奖”、“全国拍卖咨询服务周优秀组织奖”等。2017年10月,湖北拍协简介荣登国家民政部权威刊物《中国社会组织》封三。
二、大学习
面对多年来市场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针对拍卖行业普遍存在的士气不振、信心不足、不良竞争现象,根据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的原则,按照打造学习型协会和学习型行业的模式,省拍协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会代培的方式,定期不定期的开展时事政治和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的学习。省拍协始终坚持用先进的拍卖理论指导拍卖实践,拍卖理论研究成果硕果累累。如:拍卖业随市场经济应运而生,市场经济越发展、拍卖越兴旺;市场越下行、资产拍卖越好,市场越好,文物艺术品拍卖越好;在招拍挂三种交易方式中,拍卖因全程三公一诚,因而是国有资产处置的最佳方式;拍卖活动虽然遵循价高者得规则,但也不要一味追求天价;拍卖同城联合难,但异城联合易;《拍卖法》因佣金比例和瑕疵请求权的规定成了拍卖业的保护神;拍卖业要聚同尊异,和者为贵;作为中介拍卖业只会优胜劣汰,不会强强联合;拍卖人和拍卖师的法律地位不可撼动;拍卖协会要加强“十地”建设(根据地、基地、阵地、领地、自留地、高地、山地、荒地、园地、湿地);拍卖协会要正确处理“十大关系”(外创环境与内抓自律的关系、服务与管理的关系、协会与政府部门的关系、上级拍协与各地方拍协的关系、发达地区拍协与欠发达地区拍协的关系、各省市区拍协的关系、拍卖协会与拍卖企业的关系、近期发展与长远规划的关系、拍卖实务与拍卖理论体系建设的关系、拍卖会员企业与非会员企业的关系);拍卖业要多开拓“蜜蜂授花粉”领域,少开展“蝗虫啃绿叶”业务;拍卖业要一地一策一企一法,走专业化、市场化之路;狠抓供给侧拍卖改革、实行差异化经营;既要抓好对外宣传,又要重视舆情对我们的反映;鸡叫天亮,鸡不叫天也亮,天亮不亮不在鸡,在天、在遵循市场规律等等。省拍协每年一次的召开了拍卖理论研讨会,参加了中拍协每年一次的理论研讨会和联席会及宣传工作会,并多次在会上进行大会交流。省拍协共编写了《湖北拍卖》信息150多期,《拍卖杂谈》1——3期,《观念定成败》1-2期。还先后编印了《湖北公车拍卖文件资料汇编》、《湖北省公共资源拍卖文件资料汇编》,在全国业内外共发表各类理论研究文章和通讯报道数百篇。内容涉及拍卖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拍卖业的专业化市场化研究、拍卖的人才兴业战略、拍卖行业反不正当竞争的探讨、电子商务在拍卖中的应用、拍卖业应对金融危机的良策、拍卖协会建设、拍卖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拍卖业的发展趋势等等。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省拍协立即组织秘书处集中学习,并结合中央召开的促进民营经济座谈会和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庆祝大会的精神以及多年来的湖北拍卖实际,石品才会长编写了《走进新时代跨上新征程 拍卖新作为——湖北拍卖思路与举措220条》。“220条”全方位总结和展望了协会成立以来的拍卖行业管理和服务的成功经验及今后发展方略,为全省拍卖行业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提供了强有力地理论指导,受到全行业的广泛赞誉。
三、大宣传
2011—2018年,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结合《拍卖法》颁布时间开展了每年一次的“拍卖咨询宣传周”活动并把这一活动打造成了全国拍卖行业的品牌活动。湖北拍协按照因地制宜、借船出海的方式,搭载文化部门每年同期举办的“艺术品法制宣传周”和教育部门同期举办的“德政课改项目”快车,开展了拍卖进校园入社区等一系列宣传咨询活动,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省拍协也连续八年就拍卖宣传工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上介绍经验。据初步匡算:湖北拍协2011年—2018年开展拍卖咨询宣传周期间,共印发各类资料数千份,群发短信30000多条,通过各类主流媒体宣传使受众人数达到数百万人次。特别突出的是2018年湖北省拍协开展的以“致敬改革开放时代”为主题的“2018拍卖咨询服务宣传周” 的大宣传活动,不仅在全社会好评如潮,而且使拍卖企业和拍卖交易方式成为了各市州县国有土地处置的首选,全年土地成交额比上年增长了30%以上。
四、大走访
按照问题导向的原则,省拍协一直十分注重于调查研究。特别是省拍协于2017开展的“一地一策、一企一法”大走访意义深远。这次大走访从酷暑走到了严寒,历时6个月,行程三千多公里,走访了十一个市州的100多家拍卖企业。大走访由会长带队,每到一地,首先召开包括当地商务局负责人在内的辖区内所有企业参加的座谈会,充分听取商务局和每个企业关于当前情况的通报和建议;然后拜访辖区内商务主管部门、再逐个企业进行走访,针对每家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和潜在的优势条件,共同商讨该企业今后求生存谋发展的出路和办法;最后,大走访组将所走访了解到的情况集中向该地商务主管部门和所有拍卖企业进行反馈,并向该地提出省拍协关于该地区“一地一策一企一法”的思路与建议。通过大走访,增强了各地商务主管部门与拍卖企业的联系,促成了各地拍卖企业的大联合。各地市都普遍建立了包括商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在内的拍卖行业联系群或联系会,如同众星捧月一样,形成了以省拍协为中心的全省拍卖行业大联盟。同时,按照"一地一策、一企一法"的走访主题,各地探索出了一套因地制宜的求生存谋发展的办法。在此基础上,省拍协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综合整理出了进入新时代、跨进新征程、拍卖要有新作为的“湖北拍卖业思路与举措100条”。总之,通过大走访,湖北拍卖人增强了拍卖业态自信、拍卖理论自信、拍卖人和拍卖师法定地位自信、拍卖业前途自信。大家一致表示,要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下,在中拍协指导下,以四个创新为发展理念,以“新资源,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为探索方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创新,逐梦前行。省拍协开展的大走访活动成功入选“2017中国拍卖行业十大事件”。
五、大服务
行业服务工作是行业协会的最基本职能。省拍协一直十分重视协会的服务工作,特别是根据中央提出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的通知和中央关于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参照国家行政部门关于“放管服”的具体做法,按照中拍协关于将拍卖业打造成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新型服务业要求,省拍协制订并实施了开展“2019年拍卖行业大服务年”工作方案。
其主要内容是:省市州拍卖行业协会和省拍协驻各市州联络办公室要树立大局意识,担当意识,要按照中拍协关于将拍卖行业打造成国民经济发展中新型服务业的要求,以行业娘家人的身份、以“店小二”的姿态、以“管家式”的服务,全方位地开展为政府、为社会、为行业的服务工作;各级各类拍卖企业和各级各类拍卖研发机构要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拓宽服务范围,抓好服务内容,全方位地开展为拍卖委托人、拍卖竞买人等拍卖当事人的服务工作。
具体作法如下:
一是列出大服务的负面清单。将拍卖业的各类事务包括拍卖企业的申报、股本结构和人员变动、年度检查、信用企业评估、先进企业和优秀拍卖师的评选、拍卖师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异动、年检及拍卖企业法律咨询等具体申办的一揽子流程公之于众,按章流转和办理。
二是定期拜访本地拍卖监管服务部门,逐一征求他们对拍卖行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新时期拍卖企业的保驾护航探索出新的路径。
三是定期走访省市州拍卖标的执掌部门,详细了解拍卖标的供需要求和招标投标条件,以便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入围做好有的放矢的工作。
四是定期开展行业大走访、大调查,要按照“一地一策、一企一法”要求,为各级各类拍卖企业量身定做发展方向和经营目标。
五是按照一家入围、其它共同招商的做法,省市州拍卖行业协会及省拍协驻各地联络办要组织联系好各类标的的招商衔接工作。
六是按照互通互联、跨行跨界的做法,省市州拍卖行业协会及省拍协驻各地联络办要做好辖区内各级各类商会协会的联络工作与拍卖企业的信息对接工作,为拍卖企业与各级各类商会协会强强联合牵线搭桥。
七是省拍协集中全省本行业业内律师,组成全省拍卖行业法律咨询后援服务团,集中为有法律经济纠纷的企业免费打官司,定期开展行业法律咨询服务工作,定期向行业编发拍卖行业经典多发案例以免重蹈覆辙,维护行业的合法权益。
八是省各市州拍卖行业协会及省拍协驻各地联络办要切实树立奉献意识、规范意识,按照马上办、一次办、网上办、办就办好的要求,对行业和企业的诉求做到民有所呼、我必有应、有诉必回、有求必帮,不断提高了协会的吸引力、向心力、凝聚力。
目前这一方案正在落实之中。
六、大联展
多年来,湖北文物艺术品拍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具有国家文物拍卖资质的企业5家,文物艺术品的成交额从2000年的“一空二白”发展到现在的2亿多元。2009年,省拍协采取协会组织、企业参与、联合布展、统一招商、分开拍卖的办法,成功的举办了“2009年湖北·武汉文物艺术品拍卖月”活动;2010年省拍协组织7家艺术品拍卖企业成功举办了“2010年湖北·武汉‘文化使者’秋季文物艺术品拍卖季”活动。2011年开始,省拍协发起成立了包括省市文化文物部门和省市收藏家协会及三十多家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参加的“湖北省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联谊会”,并结合春、秋两大艺拍特点,每年举办春秋两次联谊活动。2016年,省拍协组织8家艺术品拍卖企业举办了以“荆楚五月、八场连拍”为主题的“2016年湖北首届文物艺术品拍卖周”活动,该活动受到全国拍卖界和文玩界的广泛关注,中拍协余平会长和广东、上海等十三个省市拍协纷纷发来视频贺辞。省内外三十多家媒体和网站连续进行了现场和跟踪报道。
七、大工匠
拍卖师是拍卖行业的“工匠”。目前我省拍卖师队伍共有330人,如何将这支队伍打造成行业的“大国工匠”,省拍协坚持召开了每年一次的拍卖师管理工作会议,评选表彰了年度优秀拍卖师,并由优秀拍卖师代表发出遵规守法、爱岗敬业、争当行业“大国工匠”的倡议书。同时,还编印《拍卖师拍卖经典案例》1—2册,不定期举办 “荆楚杯”拍卖师理论知识和主持技巧大赛,编辑印发了《湖北拍卖师专业委员会工作制度》、《湖北省拍卖师职业操作守则》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逐步使我省拍卖师成为了全省拍卖行业发展的排头兵和形象代言人。
八、大规范
多年来,省拍协始终坚持了拍卖企业和拍卖师的年度资格核查制度、重大拍卖活动临场监拍制度、拍卖企业的统计信息报送制度、拍卖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估制度、先进拍卖企业的评选制度、拍协每年大事记、拍协一年工作早安排、拍协理论研究成果每年报载登记等制度。先后出台了《湖北省拍卖师职业操作守则》、《湖北省拍卖行业自律管理公约》、《湖北拍卖业管理办法》等十多件行规行约,使拍卖行业有法可依,有规可循,走上了一条规范、有序、健康发展之路。多年来,省拍协还先后应邀参加了中拍协行规行约及拍卖教科书的研讨、制订和起草工作。先后参加了中拍协关于拍卖行业自律管理、拍卖师监督管理等办法的起草,应邀参加中拍协《拍卖通论》第三版的编撰、应邀参加了对国家《拍卖法》和市场监督总局《拍卖监督管理办法》及国家商务部《拍卖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湖北拍协为全国贡献了“湖北智慧”。
九、大信用
为了更进一步地加强我省拍卖行业的诚信体系建设,树立诚信是拍卖之本的理念。根据国家商务部倡导诚信兴商、构建和谐拍卖以及中拍协关于诚信兴拍的意见,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商务厅关于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的精神,结合标的物执掌部门的要求,我省开展了每年一次的全省拍卖企业信用等级评估工作以及评选全省先进拍卖企业工作。经企业自愿申报,评估组免费评估和公示,最后评估出一大批信用等级企业及先进拍卖企业。其结果分别报送省、市、州国土部门,司法部门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拍卖企业的入围竞标工作提供了参考。值得一提的是,省拍协自成立之日起开展的行业信用体系等级评估以及先进拍卖企业评选工作得到了省市州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包括国土、国资、司法、财政、纪检、公车办等部门均在招标挂牌活动的文件中规定了“必须具有湖北省拍协授予的信用企业和先进企业”等先决条件。
十、大团结
面对近几年因市场下行后生意难做、行业懒散的状况,为了抱团取暖,共克时艰,省拍协秘书处在各地设立了联络办公室。各地联络办公室是自发组成的省拍协内设机构,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由省拍协秘书处牵头,各市州以行政区划方式自发组织联络办公室。办公室设主任、副主任、法律顾问各一名报省拍协备案。联络办公室的主要职能和业务范围仅限于本行政区域。其主要职能是接受省拍协委托完成省拍协布署的工作任务;其主要业务范围是针对本行政区划的摇号入围和拍卖,按贡献大小以协议方式进行。
各联络办公室自发地制定活动方式,利益分配协议。对一些不遵行规行约的行为,第一时间上报省拍协。省拍协采取警告、严重警告、取消会员资格、通报批评、建议主管和登记部门吊销有关证照的形式进行处罚。对活动开展好的联络办公室将给予通报表扬。各地联络办公室随时随地向省拍协反映当地活动情况,及时通报有关信息。每月至少上报一次情况,省拍协通过《湖北拍卖信息》或微信群及时通报。同时,省拍协还定期召开各地联络办公室工作会议。通过这一办法,形成了以省拍协为中心的行业利益共同体。目前襄阳市、恩施州已经挂牌运行,其他地市也正在筹建之中。
十一、大约谈
市场不良竞争是国内外拍卖行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顽疾。省拍协按照《拍卖法》赋予的职责职能,参照国家监委的监察形式,2018年制定并实施《湖北省拍卖行业协会约谈制度》。该制度重点是对行业比降佣金、不规范经营、不遵守章程的企业和拍卖师进行约谈。经约谈三次仍未改进的将以通报、取消会员资格、提请相关监管部门吊销证照的方式进行处理,这对遏制拍卖行业比降佣金为主的恶性竞争现象起到了很大作用。该制度实施以来,省拍协通过面谈和电话约谈及上门约谈等方式对拍卖企业和拍卖师共约谈了八家企业和15个个人。经过约谈的企业和拍卖师都能在整改期间进行了改进。省拍协这一约谈制度入选了2018全国拍卖行业十大事件。
十二、大咨询
省拍协法律咨询委员会组织全省行业内的30多位律师和法律专家,成立了全省拍卖行业法律后援服务团,免费为企业打官司。多年来为全省拍卖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000多起,为100多家拍卖企业释疑解惑,还为省市各级司法部门和纪监委等提供拍卖专业法律咨询近百起。
十三、大协调
做好协调工作是协会的基本职能。多年来,省拍协加强了与标的执掌部门的广泛沟通和紧密联系。先后与省高院、省纪监委、省文化厅、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省工商、省商务、省车管办和有关新闻媒体等建立了广泛联系。向省高院报送了线下辅助拍卖的建议;向省文化厅提出了积极扶持文物艺术品拍卖的思路,并联合开展了“文物艺术品信用拍卖企业”评选活动,双方两次共同举办了“中国中部文物艺术品博览会”;与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达成了“单位互信、人员互访、信息互通、资源互享、活动互助、工作互动、行业互利、双方互赢”战略合作意向;与武汉地铁集团、湖北高速公路管理局、南方航空公司达成共识,并成功对武汉地铁二号线、京九高速公路、轻轨沿线广告位经营权进行了拍卖;与省市纪委监委就上缴公物礼品从2016年起分四次进行近千万元拍卖;与省国土厅就拍卖企业招标入围达成共识,共有135家拍企入围土地拍卖;与省工商局就“放管服”扶持拍企取得共识;与省车管办就公车拍卖进行了热线联系并形成了对公车进行现场拍卖的意向并在圆满完成了全省近3000辆行政公车拍卖的基础上,现又正开展对全省事业单位2000多辆的公车拍卖,湖北楚天都市报和湖北经视电视台多次作过专题报道;与湖北电视台、武汉交通电台、楚天都市报及各类网站等媒体保持了畅通渠道,就公车拍卖和净化文物艺术品市场等专题连续向市民宣传了拍卖的有关专业知识。
十四、大联盟
根据拍卖行业中介性、行业性、依赖性强的特点,省拍协摒弃党同伐异,始终坚持聚同遵异的原则,做到不争论、只合作。多年来,不仅与标的执掌部门建立广泛的联盟,还与包括浙商商会、温州商会、省收藏家协会、省机动车协会等在内的各级各类商协会建立畅通渠道,以便资源互补;更与包括中拍平台在内的各类中介平台保持了良好的往来关系。使协会会员在各种招标入围中游刃有余,收获满满。
十五、大扶贫
按照国家关于精准扶贫的部署,全省拍卖行业尽其所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精准扶贫工作,据粗略统计:仅2018年全省拍卖行业一共捐赠资金48.8万元,用于乡村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同时,全省30多家企业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慈善义拍,募集资金定向捐助给贫寒学子。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精准扶贫工作,充分表明了我们拍卖人不仅是追求经济利益的商人,而且也是具有历史担当和社会责任感的社会爱心行业。
推荐文章
RECOMMEND NEWS
文物法修订草案都改了啥
文物法修订草案都改了啥 《文物保护法》,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出台了修订草案(送审稿),其中的不少变化,被认为是新时代文物保护的形势所趋。1月28日,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公示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结束。对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物保护法》)修订前后的内容,备受业内人士关注的民间收藏、文物拍卖等内容都有了新变化。 引人瞩目的是,此次送审稿进
拍界研究 | 合同编与拍卖法律风险防范
解读《拍卖师操作规范》
商务部:规范电子商务整顿市场秩序稳定农产品价格
国务院:外资拍卖企业审批权下放省级商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建设大道439号
邮政编码:430021 联系电话:027-8363 4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