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拍讯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谈谈当前拍卖师队伍的现状及对策
- 分类:拍卖论坛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7-10 21:41
- 访问量:
【概要描述】据载:截止2015年底,全国拍卖企业6757家,拍卖师11618人,年均每个企业1.72名拍卖师。同期,我省拍卖企业110家,拍卖师323名,平均每个企业2.94名拍卖师。
谈谈当前拍卖师队伍的现状及对策
【概要描述】据载:截止2015年底,全国拍卖企业6757家,拍卖师11618人,年均每个企业1.72名拍卖师。同期,我省拍卖企业110家,拍卖师323名,平均每个企业2.94名拍卖师。
- 分类:拍卖论坛
- 发布时间:2022-07-10 21:41
- 访问量:
谈谈当前拍卖师队伍的现状及对策
石品才
一、当前拍卖师队伍简况:
据载:截止2015年底,全国拍卖企业6757家,拍卖师11618人,年均每个企业1.72名拍卖师。同期,我省拍卖企业110家,拍卖师323名,平均每个企业2.94名拍卖师。
今年我省拍卖师年检情况:全省323名拍卖师,除27期新考上的16名拍卖师不需参加年检外,还有14名拍卖师未通过年检。(其中:不参加年审4名、未提交7名、中驳回1名、省驳回1名、年审未到1名)
二、正确认识拍卖师在拍卖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的来讲,作为国家人事部最年轻的职称序列之一的我国拍卖师队伍,在我国拍卖行业恢复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社会资源的优化、活跃文物艺术品市场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第十二条规定:企业申请取得从事拍卖业务的许可必须要有与从事拍卖业务相适应的拍卖师和其他工作人员。第十四条规定:拍卖活动应当由拍卖师主持。这就从拍卖企业的准入和拍卖活动的正常开展等方面,明确了拍卖师在拍卖业发展过程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应该讲,现在社会上对拍卖师的地位和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一方面是把拍卖师的地位和作用估计过高,有的说拍卖师是一个拍卖企业的灵魂和核心,是拍卖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一个拍卖企业好坏强弱的形象标志;而另一方面,有的把拍卖师的地位和作用看得过低,认为拍卖师在拍卖活动中无足轻重,拍卖活动是否成功关键是拍卖前的准备工作做得怎样,如果准备不充分,对拍品无人登记或举牌应价,再好的拍卖师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以上两种对拍卖师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都存在偏颇。那么,究竟如何认识拍卖师的地位和作用呢?笔者认为,必须用辩证的一分为二的方法来正确认识拍卖师在拍卖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从《拍卖法》的规定可以看出拍卖师在拍卖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是设立拍卖企业和召开拍卖会时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另一方面,在拍卖活动的全过程来看,拍卖师的作用只是拍卖活动链条中的其中一环,没有拍卖会前的大量艰苦工作和拍卖会后的一系列收尾工作,拍卖师的作用和地位也难以体现。一般来讲,拍卖师既是“拍卖官”,其作用相当于或近似于“法官”,他手执的是《拍卖法》所赋予的“法槌”,将拍卖标的要判给最高应价的买受人而当事人不得反悔。同时,拍卖师又是拍卖会上的“节目主持人”,面对林林总总的拍品和形形色色的竞买人,要通过他的准确的报价、娴熟的技巧、场面上处乱不惊和对拍品的熟悉程度,对委托人、竞买人的心理活动的体验等来达到拍出拍品,维护拍卖当事人的利益。因此,拍卖师自身要求的条件是多方面的、复合型的,既要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和各种规定,又要懂得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和各种商品知识,还要具备拍卖师本身应具备的各种条件等。而现在仅仅从文凭上和从执业时间上及品行方面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这和其他专业职称一般的要求是没有特殊区别的。必须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素质教育和综合知识测试的份量,提高进入拍卖师队伍的门坎。
三、当前拍卖师队伍建设中存在以下十个方面的问题:
(一)人证分离。按规定,拍卖师本来应该证在单位、人在岗位,但现实生活中却不尽如此。从我省拍卖师队伍来看,约有一成以上的拍卖师出现了人证分离。这种现象的产生,起初主要是由于拍卖师紧缺,一些想干拍卖的人为了尽快成立拍卖企业而临时找拍卖师挂靠,但后来慢慢的演变成了一种比较普遍的挂靠现象。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了拍卖企业内部管理的质量与外部形象的打造。由于是人证分离,挂靠的拍卖师只在开拍卖会时出一下场,敲一下槌,前后业务都不清楚,间接影响到了拍卖会的质量和拍品价格的高低,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拍卖师与挂靠的拍卖企业经济劳务的纠纷。
(二)分布不均。我省目前每个拍卖企业约有2.94名拍卖师,从理论上讲应该是供大于需,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主要是近几年一些执掌土地、房地产等标的部门,开展了入围摇号的活动,拍卖师人数的多少也作为分值成为了能否入围的重要因素。所以,一些想入围的拍卖企业,网络拍卖师到自己公司麾下,也使一些拍卖企业暂时性的缺少拍卖师。而一旦入围后,又觉得拍卖师太多,纷纷要求拍卖师转户,致使一些拍卖师调动频繁。
(三)非法走穴。按规定,拍卖师只能为拍卖企业执锤,但因为目前拍卖业务较少,一年也上不了几次台,为了生机,一些拍卖师铤而走险,私自帮一些非拍卖企业执槌。这直接扰乱了健康的拍卖市场。
(四)临阵磨刀。按照规范的要求,拍卖师应该全程参与所执槌的拍卖标的的全程业务,这样可以得心应手、拍出名至实归的结果。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有些拍卖师由于是挂靠,采取的是“走拍”形式,拍前一天或前一个小时才到拍卖会场,什么拍品的背景介绍,拍品的相关法律政策规定全然不知,临阵磨刀的做法是拍不出应有效果的。
(五)漫天要价。一般情况下,拍品的价格与价值应该背离不多,在拍卖时,拍卖师经过反复提示其风险系数后,竞买人一般是会理性应价的,这样拍品的交割就会比较顺利。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有些拍卖师为了“政绩”而追求“天价”,致使拍卖会成交率很高,价格也很高,但就是交割不了,并由此引出了很多的法律纠纷。
(六)场上失控。一个合格的拍卖师,也是一个好的主持人,应该具备必要的会场调控能力,根据会场竞买人的情况适时进行调控,这样拍卖会才能开得成功。但有的拍卖师上场后,要么遇到冷场,要么遇到会场秩序混乱时不知所措,直接导致了拍卖标的的顺利拍出。
(七)各为其主。本来,拍卖师应该作为公开、公平、公正的形象出现,客观公正地处理和维护拍卖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做到拍卖不偏、不袒、公平、公正,但实际上做不到。因为按规定,拍卖师都应该注册在一家拍卖企业,这就使得注册了的拍卖企业成了该拍卖师的衣食父母,谁给我钱,我就替谁办事。既然如此,拍卖师只有唯注册的拍卖企业马首是瞻,还有什么公正可言呢?
(八)调动频繁。特别是中拍协《拍卖师监督管理的规定》出台以来,更加快了拍卖师调动的频率,每天收到的调动信函或前来办理调动的拍卖师都在10人以上。应该说拍卖师合理流动是十分正常的,但调动太频繁也不利于拍卖行业的发展。
(九)主持太少。作为拍卖师,应该上台主持拍卖会,这本是无需赘言的。但现在的问题是,如同学校出现的“教授不上讲台”一样,也有很多拍卖师一年之内很少甚至一次也上不了台主持。这虽然也有拍卖业务量减少的原因,但主要还是一些拍卖师或因挂靠不方便到场或因业务生疏不敢上台,长此下去,直接影响到了拍卖师队伍执业水平的提高。
(十)随意帮忙。按规定,拍卖师到非注册的拍卖企业执业,是需要由注册的拍卖企业和被帮忙的拍卖企业两家签合同或协议的。但现在的情况是,一些拍卖企业为了图方便,或是仰慕有些拍卖师的名头,而私自请其他公司拍卖师上台执业,而这些被请的拍卖师也不分清红皂白,一拍即合地私自接活,一旦出现了拍卖纠纷,就很难分清是非曲直了。
四、针对当前拍卖师队伍出现的以上十种现象,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认真学习和切实履行中拍协《关于加强拍卖师监督管理的规定》和《拍卖师操作规范》。以上规定和规范是拍卖师的行动指南,它规定了拍卖师在注册、异动、执业等各个方面的要求,每个拍卖师必须认真学习、严格执行。
(二)加强拍卖师职业素质的提升和执业水平的提高。通过每年的继续教育、拍卖师之间主持技巧的观摩,拍卖师理论与实操的比赛和拍卖师新发案例的分析会等活动,逐步提升拍卖师的职业道德水准,提高拍卖师主持技巧,彰显拍卖师在全社会的“三公一诚”形象。
(三)建立健全拍卖师队伍的淘汰机制。要采取切实的措施,将一些违规操作拍卖师及时予以清退,以净化整个拍卖师队伍。
(四)加强拍卖师的流动管理。要探索一条既便于拍卖师人才流动,又便于对拍卖师监管的路子。
(作者:湖北拍协)
推荐文章
RECOMMEND NEWS
文物法修订草案都改了啥
文物法修订草案都改了啥 《文物保护法》,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出台了修订草案(送审稿),其中的不少变化,被认为是新时代文物保护的形势所趋。1月28日,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公示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结束。对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物保护法》)修订前后的内容,备受业内人士关注的民间收藏、文物拍卖等内容都有了新变化。 引人瞩目的是,此次送审稿进
拍界研究 | 合同编与拍卖法律风险防范
解读《拍卖师操作规范》
商务部:规范电子商务整顿市场秩序稳定农产品价格
国务院:外资拍卖企业审批权下放省级商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建设大道439号
邮政编码:430021 联系电话:027-8363 4019
